水务科技赋能未来,北控水务打造绿色水务运营典范

在 “双碳” 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蓝图下,北控水务集团以 “科技赋能水务,智慧守护生态” 为使命,将水务科技深度融入水务运营全链条,在青岛、东莞等地创新实践 “组团式”“1+N” 智慧管理模式,构建起覆盖数据采集、智能调控、协同运营的全流程智慧水务系统,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。

在黄海之滨的青岛胶州,北控水务烟威区域公司以 “组团式” 协同管理破解传统水务运营的效率瓶颈。该区域下辖 7 座污水处理厂、1 个管网项目、3 座泵站,日处理能力达 34 万吨,服务人口超百万。

水务科技赋能未来,北控水务打造绿色水务运营典范

依托 5G、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,北控水务以胶州北控为中心厂,打造集控中心平台,如同为区域水务运营装上 “智慧大脑”。平台实时接入各厂站的运行数据、视频监控、能耗曲线等 120 余项核心指标,通过 AI 算法进行动态分析,实现对水质波动、设备异常、能耗超限等问题的秒级预警。

通过污水运营管理系统(SED 系统)的深度部署,区域内实现 “人、财、物、数据” 四流合一。目前,胶州区域已实现 80% 的日常操作自动化,核心工段少人值守率达 60%,年节约人工成本超 300 万元。

水务科技赋能未来,北控水务打造绿色水务运营典范

智慧化改造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,更有显著的生态效益。通过精准的工艺调控,胶州区域污水处理厂平均能耗降至 0.28kWh / 吨水,较行业均值低 15%;药剂投加量通过大数据模型动态优化,年节约 PAC、PAM 等药剂 200 余吨,减少化学污染排放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。2024 年监测数据显示,区域出水水质主要指标优于一级 A 标准,胶州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提升至 92%,为青岛建设 “美丽海湾” 贡献北控力量。

此外,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,北控水务集团首个组团式高效智能试点 —— 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,以 “1 个中心辐射 N 个水厂” 的创新模式,书写智慧水务的南方篇章。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 8 万吨 / 日,服务大岭山镇 40 万人口,肩负着 95 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污水治理的重任。

水务科技赋能未来,北控水务打造绿色水务运营典范

依托集团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平台 BECloud,大岭山项目实现从 “人工经验” 到 “数据驱动” 的管理变革。在生产现场,曝气系统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数据与神经网络模型实时调整风量,节能率达 25%;MBR 膜组的清洗周期由固定 72 小时优化为基于污染指数的动态调整,膜组件寿命延长 20%;移动巡检系统集成北斗定位与 AI 识别技术,巡检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扫描设备二维码,即可实时上传运行状态、缺陷照片,问题闭环时间缩短至 2 小时。

水务科技赋能未来,北控水务打造绿色水务运营典范

以大岭山项目为核心,北控水务通过专线工控网络将常平西部、横沥东坑等 3 座污水处理厂纳入统一管理,形成 “1+N” 智慧集群。区域集控中心可实时查看各厂的工艺流程图、设备台账、历史数据曲线,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统一优化全厂运行策略 —— 例如,根据片区降雨量预测模型,提前 4 小时调整各厂的进水闸门开度,避免暴雨期溢流风险;通过设备健康度评估系统,统筹安排 3 厂的设备大修计划,维修成本降低 25%。2024 年,片区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提升至 92%,设备完好率达 98%,成为广东省智慧水务示范项目。

作为中国水务行业的领军者,北控水务正以 “双轮驱动” 战略(技术创新 + 模式创新)开启新征程。未来,北控水务将继续发挥自身价值优势,聚合新质生产力,推动环保产业绿色发展,为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为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坚实支撑。

千广网的头像千广网
上一篇 2天前
下一篇 2天前

相关推荐